8. RIP动态路由
8. RIP动态路由
路由的度量尺度/度量值
- 跳数(Hop Count):最常用的路由度量尺度。它是数据包从源到达目的地途中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。RIP路由选择协议就使用跳数度量值。
- 可信度(Reliability):网络连接的可靠性指标,链路的差错率。任何可靠性因素都能够影响可信度级别。可信度级别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指定给网络连接。
- 延时(Delay):延时是一种常用的有效度量尺度。它指数据包从源到达目的地所要求的时间。
延迟取决于多种因素,包括中继网络连接的带宽、路径上各路由器端口的数据包队列长度,中继网络连接的堵塞以及传输的物理距离。 - 带宽(Bandwidth):体现了网络连接可用的交通容量,链路的速度。
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10Mbps以太网连接比64Kbps专线更可取。 - 负载(Load):负载指网络设备(如路由器)的繁忙程度。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参数来计算负载,包括CPU利用率和每秒被处理的包的数目。
- 通信代价(Communication Cost):又称为通信成本、通信开销等,也是一个重要的度量值。
OSPF协议就使用通信代价作为度量值。 - 管理距离(Administrative Distance):是路由器用来评价路由信息可信度的一个指标,定义了路由来源的优先级别。
路由管理距离
管理距离是从0到255的整数值,对于每个路由来源,包括特定路由协议、静态路由又或是直连网络,使用管理距离值按从低到高的优选顺序来排定优先级。
每个路由协议都有一个默认的信任等级。等级值越小,协议的信任度越高。
默认管理距离:

RIP协议
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即选路信息协议,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,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。
- 优点:简单
- 缺点:适用于小型互连网
标准:
特点:
RIP使用跳数(Hop Count)作为度量(Metric)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代价(cost)。
-
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。
-
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。
-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。“距离”等于
16时相当于不可达。
路由表交换:
RIP 协议规定,相邻路由器(通过同一网络连接的路由器)之间周期性交换各自的路由表。
- 路由表交换周期是 30 秒。
- 周期性不是严格的:发送前附加一段随机延迟(0 到 5 秒)。
- 原因:避免大量路由器同时发送路由表而造成网络拥塞。
配置RIP
# 启动RIP
R1(config)#router rip
# 指定RIP的版本
R1(config-router)#version 2
# 关闭路由聚合
R1(config-router)#no auto-summary
# 指定直连网段
R1(config-router)#network 192.168.1.0
R1(config-router)#network 10.1.1.0
# 指定被动接口
R1(config-router)#passive-interface f2/0
本文是原创文章,采用 CC BY-NC-ND 4.0 协议,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现代职校董良
评论
匿名评论
隐私政策
你无需删除空行,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